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纪念日,这一特殊日子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更凝聚着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共同期盼。当天,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精心组织教师党员,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重温历史荣光、汲取精神力量。人民军队以崭新姿态接受检阅,展现了强军兴军的辉煌成就,彰显了伟大抗战精神...[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详细]
8月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总结大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生资学院植保系教师郭洪刚带领的《作物昆虫学》课程团队(成员:覃晓春、张爱环)荣获基础课程副高组三等奖。《作物昆虫学》课程是我校农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聚焦本校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总目标,以都市农业生产中人才需求为切入点,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依托科技小院、博...[详细]
为进一步推进辽宁鸭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申报工作,2025年8月21-23日,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尚巧霞一行4人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代表,赴辽宁省丹东市进行考察交流,实地调研生态站布局规划,并与归口管理单位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建设单位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就生态站申报与建设事宜进行深入研讨。考察组实地勘察了鸭绿江口湿地拟选观测点位...[详细]
2025年8月21日至25日,生资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黄海鲲、盛越、肖宇轩三名同学,参加了教育部“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研学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举办,聚焦科研创新、文化教育和生产实践。在北京林业大学植物科学中心,队员们参观了组培室、室内可控环境温室、温室大棚以及室外网室等科研育种设施,深入了解了植物育种领域的完整科研流程,涵盖组培育苗、环境模拟和室外适应性训练。通过参观学习...[详细]
2025年8月21日上午,北京市草莓种业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讨论会在北京市昌平区种子管理站试验基地成功举办,此次会议聚焦昌平草莓种业发展,汇聚了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代表,为推动草莓种业创新发展出谋划策。会议由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和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共同组织,由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卫文主持,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尚巧霞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详细]
2025年8月15日-18日,第七届农作物连作障碍绿色解决方案技术与经验交流会在天津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承办。我校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13人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参与会务组织、服务和学术交流。本次大会以“智慧赋能生态循环构建连作防控新体系”为主题,设有连作障碍绿色破解技术及应用论坛、研究生论坛、连作障碍破解技术创新成果展、基地观摩等环节和活动。来自全国...[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详细]
近日,应用化学系教师党支部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清北分公司党支部联合组织了一场支部共建活动。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杨宝东、教务处副处长赵汗青、应用化学系骨干教师;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清北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兼经理刘彦辉、副经理杨扬、工会主席任艳茗及其他党员骨干参加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双方党建交流与业务合作的平台,更在专业领域协作与红色教育学习方面取得了进展。在活动的交流环节,双方党支部成员围绕...[详细]
2025年7月21日,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闫哲老师带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姜屯村北京金六环农业园科技小院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北京金六环农业园是集蔬菜种植生产、观光采摘、籽种繁育的综合生产农业园区,同时也是设施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科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实践团队成员先后到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柔性温室调研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夏季生产情况,针对夏季蔬菜生产常发生的白粉虱、潜叶蛾、...[详细]
为进一步强化全院师生安全意识,压实安全责任,确保暑期学院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近日,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宝东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主任、师生党支部书记、实验室负责人及辅导员代表参会。会议聚焦暑期安全重点领域,研究部署了实验室、实践教学、办公室及学生宿舍的安全稳定工作。会议要求,各单位需在放假前开展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排查实验室设备隐患、实践教学环节风...[详细]
为加强新生班助沟通与协作能力、提升班助工作水平,7月17日中午,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在生资楼B216召开新生班助交流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磊、新生辅导员谷薇、班主任代表刘灿与来自生资学院各个专业的新、老班助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服务新生、助力新生成长。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磊首先对上一届班助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他们在新生教育与服务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新一届班助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明确定位...[详细]
近日,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召开校友工作推进会,旨在进一步加强校友联络,凝聚校友力量,推动学院与校友的协同发展。学院领导班子、各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及校友工作联络员参加会议。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磊回顾了校友工作成果,校友信息库的完善、校友返校活动的组织等,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校友联络不够紧密、合作深度有待提升等问题。未来将创新校友联络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线上交流社区,按专业、地域等分...[详细]
2025年7月17日,北京农学院与辽宁省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双方将合作共建辽宁鸭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科技处处长唐衡;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洋,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马力;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杨宝东,院长尚巧霞,副院长梁琼、薛飞燕出席签约仪式。鸭绿江口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详细]
近日,生资学院融媒体中心举办了2024-2025学年评优答辩会,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表彰在内容创作、技术创新、团队协作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与部门,并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此次会议由融媒体中心主任王俭成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磊,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赵梓雯,执行副主任孙钰、赵木子以及各部门答辩人员参会。会议伊始,王俭成回顾了过去一年融媒体中心取得的成绩,肯定了融媒体中心成员在探索创新、深度融合...[详细]
为集成与示范秋冬茬设施蔬菜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于2025年7月17日上午在北京朝来农艺园成功举办“设施蔬菜优质生产现场会”。本次活动由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土传病害防控岗专家尚巧霞发起并组织。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处贾倩倩、北京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牛曼丽,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红岺,团队岗位专家王铁臣、杜和山、曹玲玲、安顺伟、李治国、闫子双、陈湘宁,朝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详细]
近日,北京农学院延庆浆果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来到延庆军营农场树莓生态园,开展树莓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为树莓生态园的科学管理和增产增收注入科技力量。师生们穿梭在树莓丛间,仔细观察树莓植株的生长状况,查看叶片是否有病虫害迹象、枝条的伸展方向和疏密程度,还不时蹲下身子,拨开土层,检查根系的发育情况。在观察过程中,黄体冉和杨明峰两位老师向同学们讲解着树莓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以及此时管理的要点。“大家看,这棵树...[详细]
近日,“延怀赤”协作共建交流活动在北京延庆浆果科技小院举行。延庆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索铁军,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吕桂芳;赤城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怿欣,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侯秀林;延庆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闫爱利,大海陀乡党委书记任冠宇;后城镇党委书记梁晶;雕鹗镇党委书记申小康;样田乡党委书记李翔宇;赤城县益森种植合作社理事曹尚满、金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忠、弘基牧业技术员徐帆、盛丰农业经理乔...[详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五四青年节重要回信精神,深化实践育人和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工作成效,引导和帮助广大北农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2025年7月6日,资源与环境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华玲玲带领三支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北京昌平军都山红苹果合作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对接,并调研了合作社在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详细]
Copyright 2011 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史各庄街道北农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