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为农产品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力。烈日下,他们脚步匆匆却坚定有力;艰难前,他们目光坚毅且毫无退缩。他们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生资青年们以实际行动将个人成长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担当里彰显青春风采。
生资学院“瓜香惠农”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植物保护系赵晓燕教授和申维维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延庆区西红寺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延庆区康庄镇流传着“西红寺,沙土地,种的西瓜甜似蜜”的民谣。由于昼夜温差大、海拔高,土壤、水质、气候等栽培条件得天独厚,延庆区康庄镇西红寺村种植的西瓜沙甜可口、果汁充足,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夏初时节,西红寺村种植大棚里第一茬瓜秧已经硕果累累。



实践团本次实践的目的是了解当地西瓜产量、销售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严重影响生产的病虫害,以便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


实践团成员走到田间地头与农户深入交流,发布调查问卷进行信息收集,了解了今年西瓜产量以及销售情况,并针对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记录。在与农户的交谈中得知,近年来最为困扰农户生产的问题是西瓜根结线虫病。实践团成员实地进入春茬正在拉秧的西瓜大棚,对西瓜根系进行了西瓜根结线虫病害检测与评级,同时也对西瓜大棚中发生的其他病害进行了鉴定、评级与采样记录。


通过本次社会调查,实践团同学们深刻意识到了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切实与农户实际问题相结合,将自己所学用于解决农户实际问题,每个人都应走到田间地头实地走访调查,为乡村农业振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