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质量提升 > 正文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 2024 年年会在北京召开

时间:2024-07-22 作者:丁羽彤 来源: 浏览:

2024年7月20日至22日,由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共同承办的“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 2024 年年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涉农高校的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教学院长、植物保护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主任和课程责任教授等110多位专家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农学院副院长武艳教授主持。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韩成贵教授和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理事长吴学宏教授先后致辞。段留生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创新体制机制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植物保护作为重要的传统农业学科,面临新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段留生介绍了北京农学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学校成立植物健康研究院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设立植物医生研究生培养专项班等植物保护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建议各高校植物保护相关专业加强合作共享,主动创新求变,共同促进植物保护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强大的植保力量。

康振生院士在致辞中对本次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年会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当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快速发展,植物保护学科专业的发展也要融入其中,换发新活力。各涉农高校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对教学质量标准进行进一步规范,逐步完善教学体系,推进新农科建设,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融合,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之间的合作,整合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探索高校协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途径,并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材等建设质量再上新台阶。论坛交流环节,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分别作了特邀报告。

837A45

陈剑平院士在《关于高质量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思考》的报告中指出,植物保护专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健康安全更高要求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他强调农作物有害生物精细化管理与防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合理利用监测预警、人工智能和基因调控等手段,做到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低分险化,是未来20年植物保护专业的发展方向。康振生院士在《小麦条锈病与粮食安全》的报告中,介绍了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与防控策略、小麦条锈病致病性变异途径与机理等,深刻而又简明的阐述了小麦条锈病研究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康院士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专家学者分享交流,为小麦病害研究和植物保护学科专业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意见。中国农业大学彩万志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丽丽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王琦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徐秉良教授等19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人工智能、植物保护专业学科文化、教师队伍、科教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等主题做大会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植物保护是实践性很强的农科专业。在专业教学中,要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加强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会议闭幕式上,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尚巧霞教授致代表承办单位致感谢词,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金丰良教授欢迎词,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理事长吴学宏教授做总结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和建设新农科的大背景下,农林业的安全生产及绿色发展对植物保护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会议的召开将有力地促进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将在教学创新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推动我国植物保护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刘之恒

友情链接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