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设有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植物保护(植物医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本科专业,生物工程、植物保护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合计1200余人。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及校级植物组织培养中心挂靠学院管理,设有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6000余万元。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优化、业务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共有教职员工83人,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2人,具博士学位的59人,硕士生导师46人,有海外经历的31人。拥有教学团队6个,科研创新团队5个。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委组织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人,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5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高校青年英才、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资助人才共14人次。
近三年,学院教师承担横向科研课题127项,主要涉及草莓、大桃等苗木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植物病虫害检测及防治、绿色农药开发及农残检测、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土壤改良与土壤碳汇评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应用、新型营养培育基质的开发应用等领域,科研经费累计1800余万元。学院教师响应学校党委号召,积极投身首都乡村振兴工作,通过揭榜挂帅、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百师进百村等多种形式,为首都区域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获评北京市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行动一等奖1项,北京市“十佳科技小院”1个,2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联合支持名单,师生服务首都乡村振兴事迹多次被北京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学院依据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以“厚基础、重特色、强实践”为办学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复合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粮集团、首农集团、大北农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植保站等5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荷兰、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