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生资青年,躬身实践(十九)|青衿赤旌行:三馆联动开展红色研学实践-在历史回响中砥砺青春使命

时间:2025-09-07 作者:张昊嵩 来源: 浏览:

【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为农产品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力。烈日下,他们脚步匆匆却坚定有力;艰难前,他们目光坚毅且毫无退缩。他们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生资青年们以实际行动将个人成长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担当里彰显青春风采。

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青衿赤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朱新萍老师带领下,开展为期三天的"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活动。团队先后深入香山革命纪念馆、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三大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学习、互动式体验,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团队创新采用"朋辈教育"模式,与大学生讲解员展开深度对话。在"进京赶考"主题展厅,同学们围绕"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历史细节展开热烈研讨,一件件珍贵文物将1949年的历史风云生动再现。特别设置的"青年说历史"环节中,团队成员与讲解员就"新时代如何传承香山精神"进行思想碰撞,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活力。

团队来到国家博物馆,在这里举行了庄重的重温入团誓词仪式。面对鲜艳的团旗,全体成员举起右拳,郑重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展厅中,表达了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团队成员还参与了博物馆举办的互动体验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实物展示,深入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团长高同学感慨:"当青铜器上的纹饰在平板电脑里舞动时,我突然读懂了何为'文化自信'"。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在这里,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经历了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奋斗。团队特别组织了"历史场景再现"互动环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增强了历史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团队成员吴同学在实践日记中写道:"三座纪念馆就像三重精神门阙,我们从中穿行而过,完成了一次青春的淬火。"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将从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网站编辑部部长

友情链接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