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为农产品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力。烈日下,他们脚步匆匆却坚定有力;艰难前,他们目光坚毅且毫无退缩。他们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生资青年们以实际行动将个人成长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担当里彰显青春风采。
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乡土方寸·沃土新生"大学生家乡农业土壤生态状况调查与守护行动实践团成员吴宇航深入天津市滨海新区六经路一处葡萄种植地块开展"城郊特色农业土壤生态状况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成员对该种植产地的周边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周围的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和拍照,接着成员对种植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最后对0-20厘米耕层土壤进行采样,并详细记录土壤采集相关信息,建立土壤“档案”。在调研和采样中发现,调查地块周边存在生活垃圾堆放,土壤粘粒多,可能影响土壤通透性。通过此次调查实践,团队初步掌握了该地块土壤特征及管理现状,实践团成员将针对调查信息进一步查阅文献,深入探讨城郊特色农业土壤质量提升有效途径,寻求“如何在有限空间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