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乡村振兴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中,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以躬身实践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了80余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生态调研,为乡村环境治理精准“把脉”、出谋划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为农产品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力。烈日下,他们脚步匆匆却坚定有力;艰难前,他们目光坚毅且毫无退缩。他们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生资青年们以实际行动将个人成长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担当里彰显青春风采。
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资环本科生党支部带领同学们先后赴京郊、河北及内蒙古等地的土壤调查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聚焦土壤调查的田间实践学习。老师们结合实地土壤状况,为大家讲解土壤退化调查的技术应用与实操要点。
土壤退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挑战,精准的土壤调查是监测和治理的基础——通过系统调查既能快速掌握区域土壤退化整体状况,为治理规划提供依据,也能精准定位沙化、盐碱化等问题区域,为修复工作筑牢基础。本次实践围绕土壤退化调查展开,从监测土壤沙化程度,到识别盐碱化分布,再到分析水土流失情况,让同学们在实操中了解技术应用。
实践中,同学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布设调查样方、采集土壤样本,有的专注数据校验与记录,一边对比实地观察到的土壤退化状况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一边认真聆听老师和当地农技人员的讲解,遇到疑问便及时探讨。大家还活用课堂所学,结合调查采集的数据,为当地提出了针对性的土壤改良和种植调整建议。
活动间隙,实践团成员围绕土壤数据解读、土壤退化调查难点展开讨论,课本里的理论知识在田间地头的实地观察中变得立体可感。大家还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为优化土壤退化调查方案建言献策。谈及农业科技的未来,成员们认为技术创新是关键,更精准的调查技术普及将为土壤退化治理带来新机遇,这让大家钻研农业技术的底气更足,对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前景也充满期待。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从来不是一句虚言。实践团成员以热忱投身活动,用专业技能为土壤退化调查技术推广注入活力,更以实际行动汇入农业现代化的洪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让技术理论与田间实践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做到懂技术、爱农业。而“厚德笃行 博学尚农”的校训,正是指引大家前行的灯塔——以厚德立身,用笃行实干,凭博学增智,为尚农初心,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步履坚定地贡献力量。

